2022年10月18日下午,应12BET黄荣光教授邀请,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孙键研究员赴12BET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由黄荣光教授主持,以《舟楫之利,以济互通——沉船考古视野下的交流与融合》为题开坛设讲,吸引200余名同学踊跃参加。
讲座开始,孙键老师以《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的评述“对于一种文明来说,活着就是既能给予又能收受和借用”引入主题,介绍考古和水下考古的定义、水下考古尤其是其中的沉船考古对于研究文明交流与融合的意义。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实物遗存,要发现遗存、挖掘和阐释实物遗存蕴含的各类信息及价值,水下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如此。近三十年来,随着水下考古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贸易路线、商品交换的研究日益蓬勃发展。水下考古所发现的沉船,让我们真切看到了中国古代海洋贸易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兴旺,展示了历史时期具体而微的海上生活,为了解古人海上活动提供给了鲜活的标本。此后,孙键老师以中国水下沉船重大发现为线索,分四部分讲解了中国沉船考古的重要发现及其反映出的社会历史场景。
第一部分“航行于东北亚的绥中元代沉船”,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于绥中三道岗。1992-1998年间,绥中水下考古队,先后对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进行了6次正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在这艘沉船上,除了大量作为货物运载以行销各地的磁州窑瓷器,还发现有铁犁、铁锅等,与元大都遗址以及北方给的宋元遗址所见同类器亦无差别。沉船应是在磁州就地装船,然后出海,沿渤海湾北岸的近海航行,目的地是东北亚地区。路线大致为经由磁州窑产地观台窑经漳河卫河一黄河(宋时黄河入海口为现在黄骅、天津的位置),元明时期彭城窑经逢阳河一子牙河一海河水运至卫(天津),或经黄骅港,或经天津卫出港,再沿着渤海湾水路出口到关外的不同地区。
如此大数量的磁州窑瓷器和铁器通过海路向北方地区运输,说明元代的商品流通业发达,磁州窑的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的辐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是不可或缺的用品,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今天的外蒙古、朝鲜、日本等亚洲各国亦可见其踪影。绥中沉船采取沿渤海西北岸近岸行驶,经山海关至辽东半岛、朝鲜等地航线,沿途可在多地停泊靠岸。由此可见,葫芦岛海域是环渤海地区古代航线的重一环,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北方环渤海贸易体系亦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另外一个分支。
第二部分孙键老师重点讲解了遥远南方的西沙沉船——“华光礁一号”。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抢救发掘工作是国家文物局规划的“南海诸岛考古项目”之一。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以西沙群岛北礁为主要工作地点,在华光礁与银屿两地避风期间开展了调查试掘工作,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共发现五代、宋、元、明、清各个年代的水下文物遗存13处,近代遗存1处。其中,“华光礁一号”为南宋沉船,首次发现于1998年,2007年3月~4月间对其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水下发掘。主要包括福建德化窑青白釉系产品、仿建盏的黑釉器物、南安窑青釉系器物、磁灶窑酱黑釉器物、景德镇窑青白系产品,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铜镜残片、铁器、铜钱等。
华光礁发掘出水的文物绝大部分是青白釉瓷器,间或有褐釉、白釉系器物,从产地看均来自福建闽南一带的民间窑场。据此可推断,华光礁沉船是一条古代贸易商船。该船在满载着中国瓷器等货物前往东南亚等地进行贸易途中,遇到过于强大的风浪驶近华光礁,终因风浪过大,没有机械动力的帆船失去控制,被风浪吹至礁盘北侧的珊瑚礁浅滩水域,最后导致搁浅,船体破碎遇难。
第三部分以“南澳I号”沉船为中心,孙键老师复原了西风东渐与海禁背景下的明代航运面貌及其对社会各方带来的变化。南澳I号上基本按等距排列25个船舱,是一种密集舱室的新布局,在我国传统木帆船上极为少见,显然受到其他地区船舶制造技术的影响。其时西方处于大航海时代之中,南澳I号沉船紧密联系着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路,给东南亚地区经济带来重大影响,船体舱室布局也受到西方船舱一定的影响,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海外贸易环境。16世纪在与西方频繁的接触中,出现“南澳I号”沉船多舱室、乃至后期的密肋船型,其影响延续到今天的木质渔船。
第四部分谈及中国大航海时代,孙键老师以“南海I号”沉船为例,从水下考古工作方式和所需设备开讲,介绍“南海I号”的水下埋藏情况。“南海I号”被掩埋于泥沙之下2-3米,泥沙的保护减轻了水下环境变化对“南海I号”的影响,但也导致水下作业能见度较差。故在考古工作中,2005年在“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指导下,通过总结发掘经验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细致研究论证,确立了“整体发掘、异地保护”的发掘方案,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进行专家论证。2006年“南海I号”沉船遗址整体打捞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2007年4月9日,“南海I号”整体考古打捞工作正式启动,“南天柱”船组进场施工。2007年12月22日,“南海I号”整体出土;12月28日南海I号”进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这标志着“南海I号”整体考古打捞工作的圆满完成。
“南海I号”为宋代沉船,设有多道纵向隔舱,是典型的中国浮船设计,其上的升降舵、可倒桅更是中国传统船舶的重要发明;甲板的出现是船舶制造的重大进步,其沿水平方向分割船体,形成密闭空间保护人和货物安全,也扩大了船舶利用空间;船壳多重板的构造对应我国古代船板所用木材木质较疏松的情况,方便更换外层船板延长船舶使用寿命;大型船舶无法使用的小型锚(石碇)的发现证明南海I号不是直接以锚靠泊,而要依靠多艘小船。“南海I号”所载货物众多,各舱以及甲板上放置的铁器、金属器、瓷器、矿物原料、丝绸等均为贸易交易用货物,瓷器多来自景德镇窑、龙泉窑瓷器,其模仿金银器造型具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货币“银帖”显示出宋代社会高度的商品化,也体现了宋代货币可中外流通的情状;具有异域风格的饰物、阿拉伯文字墨书、与沙特塞林港一致的砝码等器物的发现,共同证明了这艘沉船的海外贸易用途,以及宋代通过海上丝路中外交流的盛况。
讲座最后,孙键老师回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其中,面对同学依照古代船舶航行管理档案寻找沉船开展考古工作的提议,孙键老师解释了我国古代缺乏船舶管理、因而无从得知古代船舶航线的情况,使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沉船考古的不易和在还原古代面貌研究中的价值。最终,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深感受益。
主讲介绍:
孙键,男,1965年11月22日出生,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考古所所长。
198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87-2009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今国家博物馆),2009-2020年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0年至今,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水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了我国大多数的水下考古工作,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主持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考古发掘(2010-2011)、“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考古发掘、湖北丹江口库区均州城水下考古调查等一系列工作。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