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明德讲堂M936报道:地下的北京——北京的考古文化特点

  • 图文/李悦旋
  • 创建时间: 2023-12-01
  • 1723

        2023年11月30日,受12BET官方网的邀请,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经理郭京宁研究员为国科大师生带来明德讲堂M936期讲座。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教一楼009举行,主题为《地下的北京——北京的考古文化特点》,讲座由国科大12BET官方网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教授主持。

主讲人郭京宁经理

        郭京宁经理首先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考古文博工作注入强心剂。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视察北京、21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接着,郭京宁经理简要介绍了北京的地理特点。北京处于华北大平原北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被称为“北京湾”或“北京小平原”。北京小平原居于华北平原、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接地带,自古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北京地区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宜于生物的生存及繁衍。北京地区特殊的文化旋涡和纽带地位,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郭京宁经理按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考古学文化时代顺序,讲解了北京的重要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典型代表为周口店。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周口店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化石产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京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为田园洞、山顶洞与东方广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发现以门头沟东胡林遗址为代表。东胡林遗址中发现了圆形灰堆,在社会组织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墓葬中发现了牛肋骨制成的手镯、螺壳穿成的项链等装饰品。东胡林遗址最具学术意义的发现为北京最早的陶器。同时,东胡林遗址浮选出人工栽培的粟和黍,证明这两种旱地农作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怀柔转年遗址中发现了与东湖林年代接近的陶器,以及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细石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上宅遗址与镇江营遗址年代相近,但上宅遗址出土的陶器多为平底器与圈足器,镇江营遗址多出土圜底器,由此可见北京地区的南北差异在这一阶段已经产生。铜石并用时期的雪山遗址可分为雪山一期文化与雪山二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多见红陶双耳罐,与辽西考古学文化面貌相似。雪山二期多为灰陶,更多受到中原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

        夏商周时期夏家店下层文化燕南类型(昌平张营遗址)出土了多见于北方草原地区的蛇纹陶鬲。商代刘家河墓葬明显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出土的铁刃铜钺是中国最早使用铁器的迹象之一。商代丰台新宫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和玛瑙器进行了来源产地分析,同时对陶片进行了残留物分析。西周时期琉璃河遗址主体为大型墓葬与车马坑,出土大量有铭铜器,其中奂卣、奂尊等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太保墉匽”的内容,实证了北京三千余年建城史。春秋时期玉皇庙墓地随葬大量羊、牛、马等家畜,其外有看护家畜的狗。

        大葆台汉墓、老山汉墓葬制均为题凑。汉代路城,发现大量房址,陶窑、水井、冶铁炉等手工业遗存以及水井。唐代古崖居为在山中开凿洞窟供人居住之处,史思明墓中发现玉册与铜牛,刘济墓中出土了北京目前发现的最大墓志。辽代典型考古发现为两处手工业遗址:大庄科冶铁遗址与龙泉务瓷窑遗址金代考古发现以金中都与金陵为代表,元代则以元大都与耶律铸墓为代表。北京城、定陵毛家湾瓷片坑、玉河、皇城墙以及宦官墓群均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清代的圆明园、庄亲王园寝、固伦和敬公主园寝意义重大。

        基于以上介绍的考古发现,郭京宁经理总结了北京历史文化的特点。

        第一,谱系序列绵延久长。北京发展的历史链条上,距今至少50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距今3000多年的房山西周燕都城址,距今近900年的金中都,成为三个重要的节点。它们代表了北京人、城、首都的开端,是人文北京“文”的具体体现。

        第二,文化因素多元交错。北京所处的燕山南麓地区是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地理单元的交汇点,处于北方、中原、海岱三大古文化区的相交前沿,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过渡地带。这样的地理特点使得北京历来成为各地文化交流和活动的中枢和主要舞台,文化面貌必然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文化上的特点是吸收力强,开放性大,物质上的表现就是多元。

        第三,遗迹遗物种类多。北京发现的遗迹种类包括墓葬、灰坑、窑址、灶址、水井、道路、沟渠、摩崖造像、碑碣石刻、古塔古桥、城址、化石地点、灰堆、仓址、坝址等。按功能性质可将遗迹分为生活场所、手工业作坊、军事设施、宗教遗迹等;按埋藏环境可分为洞穴遗存、平原遗存、水下遗存等。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玻璃器、漆器、木器、骨器、纺织品、蚌器、贝器、金器、银器、锡器、铅器、宝石、竹器、杂项(角器、牙器、琥珀、珊瑚等)以及其他有机类文物等。

        第四,民族关系碰撞交融。北京是一个巨大的历史结合部,是各族人民相互融合的大熔炉。文化上的民族融合在物质上的表现是北京大量出现各民族特别是北方民族的器物。

        第五,异国交往源远流长。北京虽处华北一隅,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关键性,与其它国家有很多文化上的交往。成为首都之后,更为加强。考古上发现不少来自高丽、日本、琉球、巴基斯坦,以及南亚、西亚与欧洲的异国物品。

        第六,宗教信仰众教并存。宗教文物众多反映了宗教文化海纳百川,众教并存的特点。宗教遗迹包括儒家的文庙,释家的寺庵院,道家的庙观宫,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墓地,满族的堂子,民间信仰的小宗教的建筑基址等。各类宗教都有相应遗迹的发现。

        第七,皇家特色世所罕见。北京自金代定为中都后,之后元、明、清作为首都的地位未曾间断。近900年的帝都史使得北京的皇家遗存数量多、种类丰、典雅豪华,包括宫殿及相关建筑基址、道路、墓葬、园林等。

        第八,等级秩序尊卑有别。除皇家遗存外的其它遗存也深深体现着这种等级观念,最为典型的,就是大量的墓葬。在分类中,应用很多的“墓葬规格”,实际上就是墓主人身份级别的划分,由此产生了诸侯、高等级官吏、中下级官吏、平民、贫民等区别,其实质是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建筑遗址也反映着等级观念。中轴线上的建筑重数,殿、堂、楼等主要建筑的数量、规模等体现着等级制度。

        第九,民俗文化多层多元。民族、宗教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风俗民情。北京民俗文化,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作为中国近千年来的首都、历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故而北京民俗文化也具有较高的整体水平。

        第十,城市规划经典传承。从城市考古的角度而言,城门、道路、水系、城内布局等与城相关的遗迹都是考察的重要内容。这些与早期城址一起,表现了北京城市的规划格局。

        同时,郭京宁经理指出,通过北京的考古发现与考古学发展历史,可见学科发展的趋势与道路。考古学解决时代问题主要依靠地层学与类型学,通过文化因素分析厘清人群间的关系,借助科技手段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最终达到“透物见人”的目标。

参加讲座的同学

        最后,罗武干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郭京宁经理对老师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场讲座也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

同学提问


同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