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12BET官方网

小米西传的早期同位素证据

  • 文图/屈亚婷
  • 创建时间: 2020-08-06
  • 3448

公元前三千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出现以农业、冶金、陶瓷与语言为代表的两类不同文化群体。并随着早期青铜文化的不断扩张,最终在农业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存策略逐步多样化,人群迁徙与融合促使人群结构复杂化,陶器、青铜器等商品交易导致手工业技术不断发展。欧亚草原作为早期青铜文化交流频发的主场,其不同文化的扩张与融合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起源于南西伯利亚的阿凡那谢沃文化在欧亚草原青铜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在我国新疆哈巴河县阿依托汗一号墓群发现了典型的阿凡那谢沃文化遗存(ca. 2836–2490 cal BC)。阿凡那谢沃文化人群迁徙过程中,其食谱变化规律的探索可为深入探讨欧亚大陆早期农牧业交流与融合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基于此,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屈亚婷博士、12BET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通讯作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胡兴军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王婷婷合作,对阿依托汗一号墓群M22发现的人骨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综合分析显示阿凡那谢沃文化人群迁徙过程中其生存策略以畜牧业为主;当到达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其食谱中出现一定数量的C4类食物(小米农作物和/或以小米为食的动物)(人骨较高的δ13C值)。该研究为小米沿着亚洲腹地山地走廊向西传播,尤其是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地区之间多地区农牧业早期交融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图1 阿凡那谢沃文化与邻近地区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代各文化遗址分布图

 

 

图2  新疆阿依托汗一号墓群与邻近地区相关遗址出土人与动物骨骼的平均δ13C和δ15N值

 

 

图3 阿凡那谢沃文化与邻近地区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代各文化遗址人骨的平均δ13C值

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161 和 41903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5YJCZH132),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基金(2013281)等资助,相关成果(Early interaction of agropastoralism in Eurasia: new evidence from millet-based food consumption of Afanasyevo humans in the southern Altai Mountains, Xinjiang, China)发表于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期刊。

【文图/屈亚婷】